top of page

第三課 清明節(寒食佮上巳)

​課文
00:00 / 02:34

    有真濟人會認為講清明就是一个節日,毋過,伊其實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喔!這馬清明節的習俗活動,像拜公媽、掃墓攏是源自寒食節;清明的時陣嘛會有人去踏草青,這是上巳節的習俗,用數學算式來表現:清明節(寒食佮上巳)。猶閣有,因為寒食節、上巳節和清明的日子真倚近,所以這幾个節日的習俗就合做伙矣,清明嘛對單純的農業節氣,成做重要的節日。


    講著寒食節,為啥物愛食寒食,袂使開火呢?相傳佇中國春秋時代的時,重耳當咧落魄的時,伊身軀邊有一个人名號做介之推的人,一直佇伊身軀邊綴伊食苦,介之推甚至佇重耳上落魄的時,共家己的肉割落來予介之推止枵。後來重耳的天年來矣,伊成做君王,號做晉文公,伊想欲揣介之推來做官,毋過彼時的介之推已經去山頂隱居,按怎揣攏揣無……晉文公想著用放火燒山的方式共介之推逼出來,結果伊煞無出現,顛倒去予燒死,自彼時以後,除了拜公媽 、掃墓,百姓嘛會佇這工用毋開火的方式來紀念介之推。像這馬逐家佇清明攏會食的粿和潤餅,𪜶攏是毋免開火就會使完成的料理,算寒食的一種。
   

    清明節對大部分人來講,是對公媽、故人表達尊敬、思念和感謝的日子,雖然𪜶已經死亡,毋過我相信,𪜶只是換一種方式踮佇阮身邊。有人講,清明節嘛可比西方的感恩節,毋但予閣佇阮身軀邊的厝內人團圓做伙,嘛連結著已經往生去的親人,這就是一家伙仔。

語詞解說

◆倚近 uá-kīn / uá-kūn -〔動詞〕靠近、接近。
  例句:交貨的日子倚近,做袂赴矣!
        (交貨的日子接近,做不完了!)


◆止枵 tsí-iau -〔動詞〕充飢。吃東西解餓。
  例句:飯猶未煮好,你先去食一塊餅止枵。
        (飯還沒煮好,你先去吃一塊餅充飢。)


◆天年 thinn-nî -〔名詞〕(某人)能呼風喚雨的時期。
  例句:伊想講這馬是伊的天年就為非糝做,早慢會知影囂俳無落魄的久是啥物意思。

  (他以為現在是他大權在握的時候就胡作非為,早晚會知道囂張的時刻不會比落魄的時

  間長是什麼意思。)
             -〔名詞〕世道。社會的情態、狀況。
  例句:好心的倒咧餓,歹心的戴王帽,這到底是啥物款的天年?
        (好人遭殃,壞人得志,這究竟是怎樣的世道?)


◆可比 khó-pí -〔副詞〕好比。
  例句:伊可比一隻予人關佇籠仔內的鳥仔。
        (他好比是隻被人關在籠子裡面的小鳥。)

句型

◆雖然……毋過…… → 雖然……但是……
  例句:雖然𪜶兜真散赤,毋過𪜶的囡仔攏真有出脫。
        (雖然他家很窮,但是他的孩子都很傑出。)

閱讀測驗 O抑是X

(   )1.清明是二十四節氣的其中一个節氣。


(   )2. 踏草青是寒食節的習俗。
    
(   )3. 寒食節由來的重要人物是重耳和介之推。


(   )4. 潤餅、紅龜粿和草仔粿攏算做寒食。


(   )5. 寒食節、上巳節和清明的日子真倚近,差無幾日。

​←答案和解說
​參考文獻、書目
‧傅秀華(2011)。清明節探源--兼論其發展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〕。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。
bottom of page